一、引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技术基座,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良好数字生态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云计算产业也已成为新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新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征,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全局。
欲具体了解云计算与云服务介绍的请进入。
1、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的版本
为此,在2015年,为加快推进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对构建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整体支撑作用,工信部组织相关单位、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编制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下述简称2015年版本《指南》),并由部办公厅于2015年10月16日颁布了“关于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工信厅信软 [2015] 132号)。它是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 号)而提出建设云计算标准规范体系的要求。然而,经过近十年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云计算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在2025年8月20日,工信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又发布了“关于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的通知”(工信部联科 [2025] 175号),它是为落实《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工信部联科 [2023] 118号)而提出建设云计算标准体系的要求。
2、云计算的概念与生态体系
在《指南》的2015年版和2025年版中,对于云计算概念的表述是稍有不同的,具体详见下表1-2-1。相比,2025年版中的表述将更加精准,这是经过多年云计算技术发展演进而给出的。
表 1-2-1:两个版本《指南》对云计算概念的表述
根据目前国内、国外的云计算技术、产业与应用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2025年版《指南》中,对于我国云计算的生态体系,将涉及到硬件、软件、服务、应用、网络与安全等共六个方面,具体各自所包含的范围汇总于下表1-2-2中。而2015年版《指南》中将云计算的生态体系仅涉及到前述的五个方面,没有将“应用”方面专门提出。
表 1-2-2:云计算的生态体系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云计算产业已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新兴技术持续演进、行业应用融合发展,云原生、智算云、行业云,以及数据即服务、安全即服务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亟需完善云计算标准体系,以高水平标准引领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的发布正当其时,其2015年版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下述重点对2025年版《指南》中的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框架、结构和建设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若要详细了解其具体内容的请查阅下附件。
附件:《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
二、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的结构与框架
1、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结构
2025版《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是为认真落实《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强化云计算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加强全产业链标准化工作协同,统筹推进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国际化,为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此,2025年版《指南》结合目前我国云计算生态系统和国内外云计算发展趋势,构建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结构,共包括基础、技术、服务、应用、管理和安全等6个部分,其结构构成图请查阅本文附件中的图1;其结构各部分的概况详见下表2-1-1。
表 2-1-1:2025年版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结构概况
特别提示的是,2015年版《指南》的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结构是包括“云基础”、“云资源”、“云服务”和“云安全”4个部分,为了以作对比,这四个部分的概况可见下表2-1-2,仅供了解。
表 2-1-2: 2015年版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结构概况
2、云计算综合标准体系框架
所谓云计算综合标准体系框架,实际是将云计算综合标准体系结构中的内容转化称为框架的形式,其框架构成图详见本文附件中的图2。有图可知,框架中的内容与结构中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三、云计算综合标准体系的建设内容
有上述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的结构与框架可知,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内容包括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标准6大部分,而每一部分又有进一步的分类,构成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全部内容。下表3列出了云计算综合标准体系建设全部内容构成的标准名称。由表可知,6大部分又分为小类共23个,其中有的小类仍有进一步的细分类。
表 3: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内容的所有分类名称
四、相关说明
1、关于《指南》的版本
工信部在2015年发布的《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工信厅信软[2015] 132号)是我国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初探,当初的云计算技术及其产品、应用等生态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有了2015年版《指南》对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推进我国云计算健康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应有的引领作用。关键是,国务院在2015年1月6日,印发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 [2015] 5号),旨在促进我国云计算创新发展,积极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其中要求云计算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欲具体了解国发[2015]5 号文件具体要求内容的请进入。
事实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2014年曾专门组织国内行业专家编写了《云计算标准化白皮书》,就我国的云计算标准体系以及未来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议,也为2015年版《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的发布提供了支持。
欲具体了解《云计算标准化白皮书》(2014年)具体内容的请进入。
因此,2015年版《指南》以当初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框架(即包括“云基础”、“云资源”、“云服务”和“云安全”4部分)为基础,通过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已有标准,提出现有标准缺失的,并能直接反映云计算特征,有效解决应用和数据迁移、服务质量保证、供应商绑定、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29 个问题作为标准的研制方向。
工信部在2025年发布的《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工信部联科 [2025] 175号)是结合近10年来云计算技术及其产品、应用、产业等生态的发展建设情况和基于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积累情况而提出的。特别,是在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工信部联科 [2023] 118号),其中,将云计算列为新产业关键技术基座,提出了:要研制云操作系统、智能云服务、算力服务、云原生、云迁移、分布式云、边缘云、行业云、云化应用、云安全等云计算标准。因此,2025年版《指南》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依据。同时它将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以着力云计算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具体详见下表4-1的描述。
表 4-1:2025年版《指南》聚焦的三大核心方向
欲具体了解“工信部联科 [2023] 118号”文件具体要求内容的请进入。
2、关于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表
2015年版《指南》中,具体给出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明细表,指明了当初的云计算标准详细的研制方向。而在2025年版《指南》中并没有具体给出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表,只是要求:到2027年,新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不断健全云计算产业标准体系。这是因为,经过2015年版《指南》的近十年的建设实践,我国已基本上建立了云计算标准化体系,研制了关于云计算的大量的国家标准与通信行业标准。今后可在此基础之上,将结合云计算生态的发展演进、依据2025年版《指南》确立的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结构,拾遗补缺,逐步更加完善其标准体系。
欲具体了解我国云计算标准索引的请进入: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
欲进一步了解其它信息通信系统或技术的标准化体系构建内容的请进入。
706.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