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设备和系统的测试主要参照RFC2544标准,RFC2544标准是一个用于评测网络互联设备性能的标准,已得到各大主要网络设备生产厂商的支持,成为一个通用的国际标准。根据RFC2544,网络互联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性能测试应当包括下列指标:
(1)吞吐量
指路由器、交换机包转发的能力,通常指路由器或交换机在不丢包条件下每秒转发包的极限值。
(2)时延
指路由器或交换机在吞吐量范围内从收到包到转发出该包的时间间隔。测得的时延值是每个数据包时延的平均值。
(3)丢包率
指路由器或交换机在不同负荷下丢弃的数据包占收到包的比例。不同负荷通常指从吞吐量极值到线速(线路上传输包的最高速率),步长一般使用线速的10%。丢包率通常可以反映出以太网通道在数据帧层的传输质量。数据包丢失的主要原因有:
●误码:许多二层设备会抛弃FCS(帧检验序列)不正确的帧,意味着单个的比特误码会导致整个帧丢弃。这就是为什么SDH常用的误码率指标在以太网上没有意义的原因,因为误码率高低只能说明第一层比特层的质量,而不能说明第二层帧层的问题。
●超载:指可用带宽的超载利用或设备的硬件处理能力超载。例如,如果两个1000Mbit/s以太业务映射到单个622Mbit/s SDH网络,则当两个以太业务装载后,很快就达到带宽极限,而达到带宽极限后,就会导致丢帧。另外,当大量短帧(如64 byte帧长)出现时,设备硬件由于处理极限限制,也会出现丢帧。
(4)背靠背帧数
指路由器或交换机在以最小包间隔传输且不丢包条件下所能处理的最大包数。此项测试实际考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缓存能力。如果路由器或交换机具备线速能力(吞吐量=接口媒体线速),则该测试没有意义。
此外,在工程验收、维护和运行故障定位时还经常需要进行异常数据帧的测试和统计,测试设备对错误帧、超长帧、超短帧的处理是否正常,并统计系统中各种错误帧和广播帧的数量和比例。